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,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的太湖西山岛。碧螺春采摘时间是在每年的清明左右,也就是春季茶叶采摘的季节。春季是茶叶生长旺盛、品质最佳的时候,因此也是碧螺春茶叶的采摘时机。
碧螺春的采摘工作一般在清晨进行,因为此时茶叶中的水分较少,叶片还未受到阳光的照射,茶叶的鲜嫩度和香气均达到最佳状态。工人们会手工摘取茶叶,只采摘嫩芽和嫩叶,一般每个茶农每天只采摘几公斤茶叶。
采摘后的碧螺春茶叶需要立即进行加工,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。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杀青、揉捻、晾晒、炒青等步骤。其中炒青是碧螺春茶叶的重要一环,它决定了茶叶的口感和香气。炒青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茶叶中的水分挥发掉,使茶叶达到一定的含水量和松脆度。
在加工过程中,碧螺春的茶农会根据茶叶的情况来决定放水的时机。放水是指在炒青过程中适当的加水,以调节温度和湿度,使茶叶变得柔软并增加茶叶的香气。放水的时机是在炒制过程中,当茶叶发出清脆响声时,加水使茶叶稍微变软,以便揉捻更加容易。
放水的过程需要技术和经验,只有熟练的茶农才能掌握好放水的时机和方法。过早或过晚加水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,所以放水是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。
总的来说,碧螺春在清明左右采摘,并在加工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适时的放水,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口感。放水是碧螺春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,对茶叶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只有掌握好放水的时机和方法,才能制作出口感香气俱佳的碧螺春茶叶。